什么是碳足迹,如何计算?
碳足迹是指个人、组织或产品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它衡量我们日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碳足迹反映了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这包括能源使用、运输和废物等产生的排放,以及与您从他人处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相关的排放。
尽管它被称为碳足迹,但实际上它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温室气体。为了便于测量,所有数据都被转换成一个单位,即二氧化碳当量(CO₂e)--这有助于您更清晰地比较和跟踪您的总影响。
什么是 CO₂e?
CO₂(二氧化碳)是大气中自然存在的一种特定温室气体,而 CO₂e(二氧化碳当量)则是衡量所有温室气体综合影响的标准化方法。它用导致相同程度变暖的二氧化碳量来表示其影响。
要计算任何温室气体的 CO₂e,您需要知道它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它告诉您与 CO₂ 相比,该气体在大气中捕获的热量有多少,通常以 100 年为一个测量周期。
通过 CO₂e 可以在同一比例尺上对不同气体进行比较和组合,从而更容易了解对气候的总体影响。
如何计算 CO₂e?
要计算任何温室气体的 CO₂e,可以使用这个简单的公式:
CO₂e = 特定温室气体的数量 × 其全球升温潜能值 (GWP)
下面是一个例子:如果您的运营活动产生 0.5 吨甲烷,而甲烷的全球升温潜能值为 28,那么计算结果如下:
0.5 × 28 = 14 吨 CO₂e
这意味着您的甲烷排放量相当于向大气中排放 14 吨二氧化碳。
要了解您的总碳足迹,您需要对企业产生的每种温室气体进行计算--将每种气体乘以其全球升温潜能值,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出您的总二氧化碳当量。
请记住,有些气体的全球升温潜能值非常高,例如某些氢氟碳化合物(HFCs)和六氟化硫(SF₆)的数值可达数万。这意味着,即使是很小的量,也会大大增加您的碳足迹。
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源
什么是范围 1、2 和 3 排放?
根据《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公司的排放量分为三类,或称 "范围"。这有助于企业了解其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无论它们是直接生产的,还是作为运营的一部分间接生产的。
下面是一个快速分解:
范围 1: 这些是贵公司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排放。
例如公司车辆燃烧的燃料或生产设备排放的废气。
范畴 2: 这些是贵公司购买和使用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
例如:企业消耗但不直接生产的电力、蒸汽、供暖或制冷产生的排放。
范围 3: 涵盖范围 1 和范围 2 以外发生在价值链中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
例如供应商为您的企业生产材料、运输货物,甚至客户使用和处置您的产品所产生的排放。

通过这三个范围的结合,您可以全面了解公司的碳足迹--从您控制的排放到与更广泛的网络相关的排放。
作为物流经理,您的大部分报告工作都属于范围 3,因为它包括运输、仓储和配送活动。
范畴 3 排放:深入探讨
范畴 3 排放包括公司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间接排放。由于范围 3 包括许多不同的活动,因此可能会让人感觉有点不知所措--并不总是很清楚哪些排放属于范围 3。
但这并不重要:范围 3 占 全球总排放量的 近 60% 。这意味着解决这些问题是产生真正影响的最大机会。
为了方便起见,《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在其《范畴 3 计算指南》 中将范畴 3 分成 15 个类别 。这些类别分为两组。 上游(运营前)和下游(运营后):
上游:
- 1.购买的货物和服务
- 2.资本货物
- 3.范围 1 或 2 未包括的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
- 4.上游运输和配送
- 5.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 6.商务旅行
- 7.员工通勤
- 8.上游租赁资产
下游:
9.下游运输和配送- 10.销售产品的加工
- 11.售出产品的使用
- 12.售出产品的报废处理
- 3.下游租赁资产
- 14.特许经营
- 15.投资
作为物流经理,您的主要关注点可能是第 4 类和第 9 类--货物运输、储存和配送产生的排放,包括公司运营的上游和下游。
碳核算中的范畴 3 计算方法
既然您已经知道了碳核算的内容以及需要关注的排放源,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实际衡量范围 3 的排放量?
答案取决于您所拥有的数据种类以及您的价值链是如何建立的。一般来说,有三种主要方法可以用来计算范畴 3 排放量:
- 1.基于支出的方法
- 2.基于活动的方法
- 3.针对特定供应商的方法
基于支出的计算
基于支出的方法是将您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乘以排放系数。基本上是指每花费一美元所产生的平均排放量。这是一种简单快捷的估算排放量的方法,尤其是在没有详细数据的情况下。但是,它的准确性也较低,因为它使用的是一般平均值,不能反映每种产品的具体特征。
基于活动的计算
这种方法不使用财务数据,而是依靠材料的物理量(如重量)乘以相关排放系数。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比基于支出的方法更准确,但由于它仍然使用平均值,因此不一定能提供很高的精确度。
针对具体供应商的计算
这是最准确的方法,因为它使用的是供应商提供的直接数据。这包括收集详细信息,如能源使用情况或供应商的原材料采购情况,以便根据供应链内的实际活动计算排放量。虽然这种方法能提供最准确的洞察力,但由于全球供应链的透明度有限,因此可能会耗时且复杂。
混合方法
在实践中,公司通常从基于支出的方法开始,因为这种方法更容易实施,然后随着更好的数据的获得,逐步转向更精确的方法。许多人还采用混合方法,尽可能结合供应商的具体数据,并用基于支出或活动的估算来填补空白。
第 2 部分 - 物流供应链中的碳核算
物流供应链中的碳核算是指跟踪、管理和报告物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排放--即使这些活动是由第三方处理的。这需要与货运代理等物流合作伙伴密切协调,他们在提供与货运相关的排放数据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本节中,我们将把物流碳核算分为三个主要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从何入手。
步骤 1:计算排放量
第一步是将货运数据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这通常由物流供应商负责,他们在与您分享最终结果之前会进行计算。尽管如此,了解这一流程的运作方式仍很重要,这样您就可以在计算阶段向供应商清楚地传达您的要求和期望。
介绍 GLEC 框架
运输和物流业采用明确的方法计算货运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该框架可帮助您和您的供应商衡量和报告企业的范畴 3、范畴 4 和范畴 9 排放量,即与运输和分销相关的排放量。
由 智能货运中心(SFC) 开发的 全球物流排放委员会(GLEC)框架 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方法,用于计算价值链上下游运输和配送活动的排放量。
重要的是,全球环境能源效率框架是国际公认的衡量和报告货运碳排放的唯一方法。它也是ISO 14083 标准的基础,该标准规定了如何量化和报告运输链运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GLEC variFramework 如何工作?
根据所提供数据的质量和详细程度,GLEC 框架允许不同程度的精确度。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它仅使用基本的运输细节来估算排放量。在最先进的层面上,它利用了用于运输和分配货物的特定车辆的实际数据。
它定义了用于计算排放量的三种主要数据输入类型:
1.默认数据:
这种方法依靠智能货运中心的《端到端温室气体报告指南》中概述的标准行业平均值和假设,在只能获得有限数据(如货物重量、行驶距离和排放强度系数)的情况下估算排放量。由于考虑到许多未知因素,这种方法往往比较保守,往往会略微高估实际排放量。
2.模型数据:
建模数据以默认数据为基础,但增加了更详细的车辆和路线特定信息。这类数据通常可通过专门的碳核算软件获得。它可以包括船舶 IMO 编号、承运人代码或航班号等详细信息,从而使您能够应用所使用的确切车辆的排放系数。它还能将道路类型、路线坡度和交通状况等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得出更准确的估算结果。
3.原始数据:
这是运输和物流领域范畴 3 碳核算的黄金标准。它使用实际记录,如运输货物的车辆的燃料收据或数字燃料消耗数据。虽然它能提供最高的准确性,但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它往往是最难获得的。
了解这三种数据输入类型可帮助您评估物流供应商与您共享的排放计算的质量,并在与他们进行招标或合作时设定明确的最低数据标准。
步骤 2:物流碳核算中的供应商数据收集与管理
准确计算物流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强大的数据管理,因为您需要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供应商。这为收集和管理范围 3 排放数据增加了额外的复杂性。
碳核算中物流排放数据收集的挑战
- 碳报告意识水平不同:在计算和报告货运碳排放量方面,并非所有物流提供商都具有相同的认识水平或能力。这可能导致数据质量不一致。尤其是较小的供应商,可能不具备提供准确排放数据所需的资源或专业知识。
- 各地区报告标准的差异:由于碳排放报告仍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做法,不同地区的报告标准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使得以一致、可比较的格式合并和展示碳排放数据具有挑战性。
- 数据来源不同:当不同的供应商使用不同的工具或方法来计算和报告装运排放量时,就很难进行准确的比较或确定可靠的碳排放源。这往往导致数据集支离破碎或不匹配。
在碳核算过程中与供应商合作
为帮助应对这些挑战,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应成为碳核算流程的关键部分。在任何合同签订之初,就应明确概述您对范围 3 排放报告的期望,包括他们必须遵守的报告标准、提交报告的方式和时间,以及对错过截止日期或未遵守规定的处罚。
同样重要的是,要确保供应商在计算排放量时使用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如 GLEC 框架。这让您对其数据的准确性充满信心,并有助于在报告阶段保持一致性。
在与新供应商合作时,一定要彻底审查他们的碳排放计算和报告实践。询问他们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确认他们的报告符合您的数据要求,并确保他们能以正确的格式为您的记录提供信息。
与财务尽职调查一样,碳排放报告尽职调查也应成为采购流程的标准组成部分。这将确保供应商的报告能力与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并支持您实现更透明、更准确的排放跟踪。